毛陈废品市场是一个村办市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 位于佛堂镇建设大道延长线上二手钢结构回收,紧靠上佛路,紧邻环西。 它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搬迁和重建。
2000年7月,经市政府研究批准,猫南村成立了“义乌猫陈报废汽车拆解市场”。 村北,面积也从15亩扩大到现在的66亩。
在毛南村,大部分渔民的房子楼下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铁。 农村环境脏乱差,是名副其实的“废村”。 毛陈废品市场紧邻佛塘乡,由几十个小钢棚组成。 由于钢架老化腐蚀,早已“风雨飘摇”…… 毛陈废品市场的存在,逐渐成为阻碍毛南村发展的一道坎。
去年,佛堂镇在推进建设大道拓宽改造的同时,积极谋划,决定拆除毛纺市场。 拆迁后,佛堂镇和毛南村政府拟在原地块基础上建设物资市场。 在全面提升小镇面貌的同时,也将完成毛南村的改造。
遇到困难,需要改变
“1982年前后,村里一位名叫龚惠登的奶奶率先从事废品回收行业。他推着独轮车走遍大街小巷,以30到50毛钱一斤的价格把废品买回来,并补充说。 20到30毛钱回收,卖了三天就能赚几块钱。 猫南村前任书记龚明贤见证了猫陈废品市场的演变。
龚慧登通过回收废品,一个月可以赚到100多元。 这样的收入很快在毛南村掀起了风暴。 很快,毛南村的体力劳动者大多像龚会登一样,推着手推车或自行车跑了出去,挨家挨户到外县去竞拍废品。 1992年,龚明贤从上海归来,加入了回收垃圾的行列。 此时的毛旧废料市场早已名声在外。
但废品虽然是废铁,但营业收入低,处理难度大。 切割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面源污染。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年轻人不堪吃苦,纷纷转行。 村党支部部长龚向华跟随妻子干了几年垃圾回收生意。 因为看不到做大做强的希望,他改行做泳衣生意,现在生意红火。
看到希望,呼唤蝶变
在毛南村,由于祖先的原始积累,转行成功的人不在少数。 而在废料市场上,很多人在经营中发现了新的商机,而这些新的商机大多来自于建筑行业。
“如果废铁市场只靠收废料,那就越来越难做了。” 龚明贤说,以前铁匠要买材料,农机修理师要找零件二手钢结构回收,所以才会来茂臣“淘宝”,但总有收获。 后来,茂臣人收购了一些破产企业的处置产品当废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卖掉当摊销机……茂臣人依然相信,有需求,只要有市场,就会有生存的空间。
近年来,茂臣人开始做建材、厚板生意。 在茂臣废品市场开废金属公司的龚明荣,1992年开始做建材生意,现在年销售型钢和角铁近1000吨。 目前,茂臣废品市场似乎没有一家专门经营钢筋和水泥的经营者,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抢占了温州及周边县市的半壁江山,因为他们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商品来源。 尤其是厚板,因为货源充足,规格齐全,整个温州磨具市场,还有叉车维修工,纷纷搬到茂臣找货源和铲斗配件。
居民龚春民是厚板行业的领头羊。 他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向建筑行业、交警、市政等施工单位转租无障碍施工用挡泥板或盖板。 数百块重达一两吨的厚板同时开工,一个项目的租金收入有的年份可达五六亿元。 他说,转租厚板已经成了他的生意。 旧的废品市场已经拆除,等新的建材市场建成后,他还要继续做这个生意。
有机更新促蝶变
茂臣是一个庞大的废品市场,拥有76家经营户。 按理说,再大的垃圾招标业务,也能轻松接手。 而且,废品竞标其实是一项技术活。 去年4、5月,黄蜂集团实施工厂搬迁,大量设备需要拆除报废。 面对摆在家门口的那块“肥肉”,茂臣废品市场的经营者很想吃,又不敢吃。 因为高额存款给他们设置了门槛,但技术力量薄弱也让他们唏嘘不已。
毛臣废品市场85%的经营户与毛臣同村,其余为毛臣居民的叔叔。 整个市场以家庭作坊式经营,设施破旧,私建、乱建现象普遍。
吴凯峰是执法局佛塘中队副队长,具体负责茅陈地区的行政执法工作。 他说,毛臣废品市场规模大,商户多。 经营者收集的废品、废旧设备堆积如山,经常堵塞村道和市场道路,严重影响交通和村容。 每周配合工片、村委会开展占道经营的日常整顿,责令商户规范经营。 据悉,由于废品回收销售的需要,经营者需要气焊机对回收的废品进行再加工,因此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对此,执法人员定期对茂臣废品市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从去年5月中旬开始,佛塘镇“三改一拆”办公室会同执法局佛塘分局、天心工科对茅陈垃圾市场进行整体连片拆除。 期间,执法人员每天安排10组气焊对现场进行拆除。 截至6月底,茂陈废品市场已全部拆除。
龚向华讲述了毛南村的蓝图。 在进行整体有机更新的同时,毛南村将利用垃圾市场腾出的66亩建设用地,积极谋划集体农田入市,众筹6000亿元投资建设新村。建材市场,让毛南村改革绿色发展。 ,使毛陈人民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楼益强)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