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地产集团研发设计结构设计任务书

发布日期:2023-10-03    浏览次数:110

结构设计概要

1. 一般原则

1、【济南龙湖XX项目】扩建及施工图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应参考本简介,防止住宅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和遗漏,符合我公司惯常做法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2、图纸要求

2.1. 项目名称:【济南龙湖XX项目】

2.2. 技术措施:设计施工图前,设计院应向我公司提供统一的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2.3. 图纸规格:规格应尽可能统一。

2.4. 图纸要求:每张图纸中的各种方法和标注必须清晰明确,不同类型的标注字体必须相对一致,包括图纸目录、图纸标注部分、图纸主要内容部分。

三、内容说明

3.1. 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设计时应多方案比较,并与类似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3.2. 结构设计师必须积极参与方案设计阶段,对结构进行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后续设计的顺利进行。 。

3.3. 注重结构选型,通过方案优化,选择抗震、抗风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局方案。 所选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单、经济合理,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 、异形柱等结构体系。 学校、幼儿园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确定抗震等级。

3.4. 结构形式应尽可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若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持节约成本的原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方案、材料选择、节点设计、施工方便等因素。

3.5. 必须选择适当的计算假设、计算图表、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 对于重要高层结构和复杂高层结构,至少应采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计算对比。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全。

3.6. 结构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3.7. 设计时应注重与施工及设备专业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根据功能要求选择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结构方案。

3.8. 对结构的关键部位、薄弱部位以及施工作业有一定困难的部位或今后使用中可能发生变化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设计时应留有适当的余地,以确保安全。

3.9. 设计选用结构及附件标准图集和总图集时,应依次采用国家标准图、区标准图、省通用图,结构及附件的设计计算应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该项目。 对结构进行必要的审查、修正和增补,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3.10.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应在图纸上注明。

3.11. 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用量参见《济南龙湖七度区-结构设计限值控制指标》。 配额指标仅在任务说明书阶段进行初步判断pkpm钢结构,结构审核后以项目评估表为准。

3.12. 除非另有说明,本任务书中的数字单位均为毫米。

4、深度要求

4.1. 设计深度应完全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

4.2. 所有设计图纸必须按照国家行业制图标准、相关制图标准以及项目所在地规范深度要求绘制。

4.3.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般每周召开例会,讨论相应阶段的图纸问题。 设计院应当在会议召开前一天准备好现有图纸和会议讨论确定的问题。

4.4. 工业设计深度应满足零部件深化和制造商的技术要求,并满足我公司总价包招标要求。

4.5. 工业化设计类型应满足工业化政策的需要,选型后应选择经济适用的方案。

4.6. 工业设计临时设计装配率30%,整个地面部分采用楼板、楼梯、空心板、轻质隔断/女儿墙(此以我公司根据政策随时要求为准)

2、主要设计参数及材料

1、正常情况下,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建筑基本风压按当地50年重现期计算。 地面粗糙度为C类或D类(考虑到周围建筑物的发展)。 选择A类或B类时如有特殊情况,应作特别说明。 。

3、一般情况下,本项目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根据有关规范等资料确定。

4、一般情况下,钢筋为HRB400; 车库顶采用无梁楼盖系统时,顶盖纵筋可选用HRB500,需与我公司协商; 车库顶板采用梁板体系时,梁内纵筋可采用HRB500; 请注意直径≥14mm时,请使用HRB500,避免现场工作人员识别错误。

5、受力钢筋搭接处,箍筋密度区墙板箍筋间距不宜大于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宜大于100mm。

6、钢筋表仅标明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及适用范围。

7、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用量如下:

建筑高度

成员

墙钉

梁板

超高层(>100m)

C25-C45及以上

C25-C35

高层(80-100m)

C25-C40

C25-C30

中高层(60-80m)

C25-C35

C25-C30

小高层(

C25-C35

C25-C30

多层

C25-C30

C25-C30

预应力及预制构件≥C30以上

3. 负载值

1、结构荷载的取值必须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的规定确定,并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值。 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 组合荷载、计算构件时要注意各分项系数的选择。 负载折减系数的选择。 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必须提供我公司结构计算的荷载值及计算依据。

2、风荷载计算需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和开发规划,选择合理的地面粗糙度。 对刚度控制的高层建筑,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选择层间位移角限值。

3、基础设计时应注意选择正确的荷载组合。

4、消防通道楼板设计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5.1.2的强制性规定规定,应减少楼板主、次梁的设计荷载。 实际计算机计算中,消防车道的楼板和楼梁应分别计算。

5、设计院应积极配合园林设计单位尽早确定园林设计方案,以便更准确地切片确定地下室顶板和裙房顶板的板荷载,避免因数值过大过度概括,造成浪费。 对于一些仅有地面绿化,不需要种植高大树木的土坡,可考虑采用陶粒或其他透水性好、容重低的材料形成垫层或采用屋脊墙。

6、园区内外高差处应设置混凝土挡土墙; 应根据景观要求选择独立挡土墙(不与车库相连),如重力挡土墙、悬臂挡土墙等。详细附件

7、景观道路为两种基础(部分为车库顶板、部分为回填土),应补充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详细附件

8、市政化粪池的放置应提前与设备专业人员沟通,避开地基,并审查其埋藏深度。

9. 审查景观件和水池基础,并提供车库顶板承载力、裂缝和变形计算的书面审查。

10、对于相邻屋顶,低层屋面构件设计时应适当考虑临时施工荷载。 荷载应为4.0kN/m2,并在施工图中注明。 有条件在其他地点组织施工时,尽量不使用本次施工荷载。

11、设有浴缸、坐便器的浴室,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采用4kN/㎡,准永久值系数可采用0.5,综合值系数可采用0.7。

12、建筑设计中考虑为业主预留的附加建筑空间时,应合理考虑附加建筑产生的荷载,并配合我公司提供附加结构设计图(可采用以下形式):白色图画)。

13、地下室顶板荷载应考虑施工荷载。 但当施工荷载与覆土荷载不同时,应考虑较大值。施工最大荷载应在第二阶段提供图纸(电子版)和计算表

14、所有荷载值应在设计院提供的《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中明确体现。

15、正常情况下,负载值如下表所示:

1、楼(顶)面活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和《国家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根据建筑物内各房间的平面使用功能进行选型。 以下是常用楼(顶)面荷载的统一值:

一般住宅建筑面积:2.0 kN/m2

一般住宅厨房:2.0 kN/m2

一般住宅阳台:2.5 kN/m2

假阳台(实际房间):2.0 kN/m2

一般浴室:2.0 kN/m2

上屋顶:2.0 kN/m2

带浴缸的浴室:4.0 kN/m2

不可到达的屋顶:0.5 kN/m2

地下室顶板:4.0 kN/m2

平台:3.0 kN/m2

架空地板:3.0 kN/m2

铺装:3.5 kN/m2

消防车道:20.0 kN/m2

一楼:5.0 kN/m2

2、楼(顶)面静载

恒载=楼板底部抹灰+楼板水泥砂浆找平+装饰面或覆土重量。 地板的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1)按地暖瓷砖计算:(120mm含20mm保温层)2.2 kN/m2; (仅供参考,设计院根据具体做法确定荷载值,提供给我公司)

(2)以瓷砖地面计算:(110mm)2.2 kN/m2; (仅供参考,设计院根据具体做法确定荷载值,提供给我公司)

(3)卫生间静载值(110mm):2.2 kN/m2 设计院根据具体实践确定荷载值,提供给我公司

(4) 屋顶恒载

上部屋面(二级防水):水泥砂浆找平+防水保温材料+40厚钢筋混凝土防水板=2.8kN/m2(不含建筑边坡自重)。尽量采用结构找坡; 高层平屋顶

人无法到达的屋顶(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屋顶):2.0 kN/m2

阳台(二级防水):3.0 kN/m2(对于较大跨度的露台,应考虑建筑物的边坡自重,覆盖土另算)

(5)水池、配电(发电机)房等设备房负荷应根据各设备专业投资结构计算输入。

注:对于楼(顶)面具体施工面层,恒载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6)楼梯间平台(20mm)0.4 kN/m2,楼梯整体输入计算恒载≤10kN/m2

3.墙栏杆荷载

(1)砌块填充墙容重为6.5 kN/m3:混凝土空心砌块、砖渣空心砌块、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 轻质砖墙的容重是根据当地数据取值。

(2)地面墙厚:住宅以下外墙(20F或60m)180mm,户墙180mm,住宅及以上外墙(20F或60m)250/200mm,户墙200mm,公共建筑200mm 。 ,内隔墙100-120mm。

地下墙按层高计算。 原则上,验证墙体的稳定性是尽可能薄的。

(3)外墙:设计院按具体方法确定荷载值,提供给我公司;

内墙:设计院按具体方法确定荷载值并提供给我公司;

家庭墙体:设计院按具体方法确定荷载值,提供给我公司。

(4)墙内有门窗洞口时,应考虑减载。

4、结构布局与设计

1、主要结构布局

1.1. 单体住宅建筑上部结构布置时,在同时满足全部建筑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不少于两份平面布置图进行总体计算(一般采用SATWE软件PKPM系列), 2 对每个方案进行成本分析(通常使用PKPM系列STAT成本软件),分别得到钢筋总用量和混凝土总用量。 从中选出造价最合理的结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并将计算结果提供给我公司。

1.2. 结构刚度要适中,避免太硬或太软。 对于普通高层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宜控制在1/1000~1/1200(地方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其他结构形式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表3.7.3控制,并应接近控制值。

1.3. 当结构单元平面形状复杂且有颈缩或交错时,各单元宜采用抗震缝分隔。

1.4. 若结构平面内存在缩颈或偏心连接,且高宽比超过规范要求时,应采取结构措施进行加强,并尽可能采用连接梁。

1.5. 建筑长度大于55m时一般要求设置接缝,接缝宽度符合抗震缝、伸缩缝的要求; 如果建筑物受阳光影响,接缝要求放宽至60m。

1.6. 住宅架空层的结构布局应结合首层入口、大堂及架空层建筑布局的要求。 应尽可能避免结构转换。 如果不可避免,应考虑局部结构转换,转换次数尽可能少,避免板转换和次梁转换,保证经济合理。 需保证入口宽敞、高架视野通畅、大堂交通便利。大堂横梁影响精装修

1.7. 对于塔楼转换层以下落地剪力墙的布置,在满足上下转换层剪力和抗弯刚度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加厚核心剪力墙,以利于布置飞机由建筑专业人员进行。

1.8. 主体结构竖向构件的布置应连续、规则。 剪力墙应优先布置在平面的角部和边缘处,以利于抗震; 应避免出现直形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 当电梯井道位于平面中心时,剪力墙应尽可能少。相连的电梯井道一般应采用梁分隔,电梯按钮所在的小墙肢处宜布置剪力墙。安装方便施工。

1.9. 一般情况下,消防楼梯间的厚度约为100-150mm。 剪刀梯的分隔壁不宜布置为剪力墙。 也可在分隔梁或楼梯板上砌100mm隔墙; 同时要注意楼梯间的净高。 尺寸不小于2.2m。

1.10. 所有孔洞均应在结构图或建筑图上标明,并标明水平、垂直尺寸和标高。

1.11. 与室外接触的结构构件、大跨度构件、大悬臂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必须专门计算,严禁随意设计。

1.12. 当上部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大时,应选择水泥品种,如转换梁等。

1.13。 异型柱框架结构中,应充分利用外墙错位、排气管道等条件,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矩形柱。

1.14. 地板和屋顶原则上应采用普通梁板体系,客厅和餐厅之间尽量避免结构梁。 当居室采用大跨度异形板结构体系时,应验算结构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对于大跨度异形板,应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板加固,以降低成本。

1.15。 地梁的布置应考虑客厅的方正度。 横梁的突出部分应尽量位于厨房、卫生间或小卧室。

1.16。 室内梁高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室内空间净高。

2. 地坪设计

2.1 一般情况下,局部楼板厚度:高层屋面厚度宜为120mm,地下室屋面(非预埋端)厚度宜为160mm。

2.2标准层普通楼板厚度(楼板厚度控制在楼板跨度的1/40左右):如果楼板上有墙,且楼板形状复杂,应适当加厚(如有当地要求,按当地要求执行)。

2.3 转角飘窗楼板厚度宜按120~150mm进行加固,加固宜双层双向,楼板内应设置暗梁,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

2.4 楼板的跨度不宜太小,梁数应尽可能少,以充分发挥楼板的功能和钢筋的强度。 同时保证吊顶相对完整、干净,也有利于以后的装修。 但板配筋计算时,必须按照等效荷载法考虑隔墙等荷载。

2.5 板加固按弹性算法进行。 大跨度(L≥4.2m)的板应进行挠度校核,异型板应进行有限元补充计算。

2.6 楼板配筋宜采用分离筋,负筋的配筋长度宜为楼板短边净跨度的1/4。

2.7 对于跨度小于1m的板材,可设置支撑负筋。

2.8 地下室顶板及屋面板的配筋宜双层双向,并按最小配筋率要求配置。 如果不够,则添加短钢筋。 钢筋间距与全钢筋间距宜为整数倍。

2.9 板支撑和跨中钢筋经计算确定时,应按实际配置进行配置,不宜扩大。

2.10 板筋间距可采用多种间距,如110mm、120mm等,间距不能仅考虑100mm、150mm、200mm。

2.11 平面图中必须分别标明板厚和非常规降低板的标高。

2.12 地下室顶面平面图和主建筑首层平面图中,应在图纸中单独标注升降板标高; 应按相对于±0.000的实际高程进行标注(如:-0.500、-1.000),不再与基准一起使用。 高程的相对高差表达。

2.13 无论计算配筋还是结构配筋,楼板钢筋必须在图纸中清晰显示(以图形方式绘制或解释)。

2.14 计算板时,周边边跨支撑均按简支计算,并应保证边界的计算方式与实际配筋方法一致。

2.15当客厅有阁楼时,阁楼应尽可能采用大板结构,以增加下层净高,减少压抑感。 采用大板结构时,除了考虑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外,还应考虑由于板的刚度小、振动频率低可能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

2.16 预制楼板厚度一般要求≥130mm(外延筋60+70),卫生间、厨房比相邻楼板顶部低10mm,楼板底部平整,厚度板厚相应减少10mm。

2.17 预制空调面板应尽可能简化,允许下挂面板,避免T形面板,面板厚度≥120mm。

2.18 楼板按塑性计算(活荷载小于≤4kN/m2)

3. 横梁设计

3.1采用平方法,在设计和绘制结构时,应将标准层合理划分为梁配筋段。

3.2 一般情况下,连梁、框架梁的宽度与其所连接的墙体宽度相同。

3.3 当梁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时,框架梁上部贯穿杆无计算值时,取2Ф14与As/4中较大值。 当钢筋较多时,可采用组合钢筋的方法。 当梁抗震等级为3级、4级时,框梁贯通配筋宜为2Ф12; 同时框架梁必须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1~6.3.4的要求,并取较低值。

3.4 当梁跨度较小时(L

3.5腰部加固:无抗扭要求时,按规范低值设定; 若有抗扭要求,则按计算值设定(注:程序计算时,水平与梁纵筋水平相同)。

3.6 挂筋:集中荷载处的横向钢筋,应优先考虑增设箍筋。 不足时,应采用吊杆。 吊杆≥2Ф12。

3.7 搭设钢筋:次梁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2配置,取较低值。

3.8 根据计算结果配置箍筋。 若加密区域外有计算加固,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段配置。

3.9 梁主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 注意验证梁水平截面的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当梁支撑在墙平面外且柱截面较小时)。

3.10 梁配筋按计算结果配置,不得加大配筋。

3.11 当墙平面内连接的框架梁跨高比小于5时,应配置连接梁(LL),并拉穿连接梁的纵筋,上、下下部纵筋应同样配置,全长箍筋应密集。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26,按低值配置。

3.12 框架支撑梁的要求详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2,按低值配置。

3.13 当结构梁相交且梁下无墙时,相交梁宜设计为等高梁。

3.14 复式上层屋面的梁、板布置应避免共用空间上方出现结构梁。

2.19 卫生间、厨房的楼板结构降低时,相应的梁面也必须降低,防止梁面凸出地面。

4、剪力墙设计

4.1 构件断面的选择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经济合理。 墙体轴压比应接近规范限值。

4.2 住宅上部结构的剪力墙应尽可能布置在平面两端,这样既可以增加整体抗扭刚度,又可以尽量减少室内剪力墙的数量,有利于居民的改造。 合理的剪力墙间距应控制在5-7m。 如果太小,会影响使用。 如果太大,则梁截面可能太大,也会影响使用。

4.3 剪力墙边缘构件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4-16规定,取较低值。

4.4 当两个边缘构件之间的墙长小于200mm时,边缘构件合并; 当长度为200-500mm时,可将它们拉在一起,但单独加固。

4.5 对于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配筋,同一截面内可采用多种直径的钢筋进行配筋设计,使实际配筋更接近计算或结构要求,大直径钢筋被放置在角落。

4.6 当剪力墙及其上层加强部位设有约束边缘构件时pkpm钢结构,且所需箍筋较大时,宜采用3级钢材。

4.7 考虑到施工工艺,电梯井道采用混凝土墙。

4.8 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2条的规定。 当不满足时,应人工审核墙体稳定性计算,确定剪力墙的厚度。 不能直接通过看计算机计算结果来判断。

(1)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必要时可采用多种尺寸,而不能只考虑常规尺寸。

(2)常规剪力墙墙体的结构配筋(最小配筋率为0.25%,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7)如下:

Selection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teel bars for shear walls

wall thickness

部分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ribs

Vertical distribution ribs

行数

Level 1, 2, and 3

Level 1, 2, and 3

180

Ф8@200(0.25%)

Ф8@200(0.25%)

200

Ф8@200(0.25%)

Ф8@200(0.25%)

250

Ф10@250(0.25%)

Ф10@250(0.25%)

300

Ф10@200(0.262%)

Ф10@200(0.262%)

350

Ф10@180(0.25%)

Ф10@180(0.25%)

400

Ф10@150(0.262%)

Ф10@150(0.262%)

4级

4级

180

一般来说

Ф8@250(0.20%)

Ф8@250(0.20%)

180

加强

Ф8@250(0.20%)

Ф8@250(0.20%)

Note: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restrained edge components in the non-shaded area should be drawn along with the detailed drawings, and a unified sample is not used; the length of the non-shaded area can be merged into the shaded area within 200. Construct the edge components, and the wall stacks or door stacks in the non-shaded area with a length of less than 200 shall be poured with plain concrete.

5. Column design

5.1 The selection of column section size should be as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as possible while meeting the building requirements. The column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should be close to the specification limit.

5.2 When designing beam-column joints, pay attention not to make the steel bars too dense and not to have too many overlapping layers of beam bars.

5.1 The frame column s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requirements are detailed i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JGJ3-2010) 6.4, and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Value configuration.

5.2 When merging frame column reinforcement, the scope should not be too large,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ts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reinforcement.

Please like and forward the complete vers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send a private message to get it. Welcome to follow and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will be updated every day!

查看更多 >>

推荐产品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13485538018
返回顶部